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贵州马铃薯:从低种、低产、低收成到全国第二大产区,如何蜕变?

    信息发布者:孙志勇
    2017-05-02 18:05:25   转载

    2017-05-02 中国蔬菜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再过半个多月,贵州省上千万亩的早熟马铃薯就将迎来收获季。去年,贵州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080万亩,同时,贵州还成为马铃薯可周年生产的唯一省份。

    从马铃薯的低种、低产、低收区,一跃成为全国第二大产区,贵州省的马铃薯产业经历了怎样的蜕变?

    四月的黔南,草长莺飞。在贵州省三都县周覃镇的早熟马铃薯种植基地里,绿油油的薯叶茂密生长,再过不到一个月,这里的马铃薯就要成熟上市了,即将收获的马铃薯进入了生长的关键阶段。贵州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副所长李飞一大早就来到地里,指导村民喷洒晚疫病防治药剂。

    李飞:4月上旬一直到5月份收获,晚疫病开始发病了,不处理的话可能绝产,至少影响的产量会达到减少30%以上。

    喷洒过药剂后,望着自家地里长势喜人的马铃薯,新仰村村民吴荣全乐滋滋地说,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吴荣全:种了46亩,省农科院到田头指导我们,所以我们现在有那么高的产量,一亩在2500公斤,46亩我估计是最低都有25万收入。

    在周覃镇,像吴荣全一样,靠种植马铃薯脱贫致富的不下万人。但就在十多年前,这个时节的地里,还只有杂草横生的景象。周覃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蒙光炯回忆道,那时候别说致富,村民连温饱都很难解决。

    蒙光炯:以前,冬季我们这儿都是全部荒闲的,没有种什么东西,生活比较苦啊,有些家没有吃的就只有借。

    “一到冬天闹饥荒”成了不少地区农民当时的生活写照,而这样的场景让贵州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所长雷尊国难受不已。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贵州冬天的地里长出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在长期的调研中,雷尊国发现,贵州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低纬高原的立体气候,让冬作马铃薯的种植有着现实的可能性。

    然而说着容易做着难。马铃薯不耐冻,一场低温冰冻,马铃薯就“倒下了”。雷尊国找来副所长李飞,一起研究马铃薯的耐冻性。但抗冻只是马铃薯实现冬季种植的第一步,要让老百姓真正通过种植马铃薯得效益,还得培育出生长周期短、高产的品种,而这其中的难度有多大,只有李飞十分清楚。

    李飞:你要筛选出又早熟、又抗晚疫病的品种,这就是难上加难了,通常的早熟品种都不抗晚疫病,这两个性状不关联的。

    接到任务后,李飞不敢马虎。引进外来品种,进行改良;出国留学取经,回来埋头钻研。十年的时间里,李飞带着团队年复一年地试验着,他的实验室里保存着不计其数的马铃薯试管苗。

    李飞:我们从最开始杂交到成品种,十年都已经是最快的了。

    经过十年育种,现如今,贵州全省冬作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28万亩。仅在三都县,2015年马铃薯种植总规模就达到4.3万亩,早熟马铃薯3.2万亩。三都县周覃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蒙光炯自豪地说:

    蒙光炯:因为这个收入比水稻最低要翻三倍以上。水稻一亩正常在1200斤,最高收入只有800块钱的纯收入;马铃薯最低是3000斤,最低收入3000元。通过种马铃薯,今年有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明年整个镇要全部脱贫。


    尽管在贵州大部分山区,冬作马铃薯种植解决了当地农民的收入问题,但贵州的马铃薯产业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专业人才急缺。如果没有科研人员开展马铃薯品种选育、病害防治等科研工作,农民很难获得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新品种,实现预期的种植目的。

    雷尊国:我到这个所来当所长的时候,每一年的科研经费就是8000块钱,没有资金,更没有人才,逼着我要培养自己的顶尖人才。

    今年32岁的刘嘉是马铃薯所的一名年轻博士,食品科学专业毕业的他,来到马铃薯研究所后,选择了马铃薯主食化加工环节的研究工作。他和同伴们把科研室当家,经常行走在前往田间地头的路上。

    在当地政府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最近十年,贵州成为中国马铃薯生产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1年起,贵州就开始步入中国马铃薯产业大省行列。新品种的选育、推广,让贵州山区的很多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刘嘉:我们从春夏秋冬几个不同的季节,总会在全省不同的区域,选择适宜的地方来种植马铃薯,所以使得贵州马铃薯周年生产、全年上市。现在农民稳稳当当地每年就多收几十个亿。

    “千年大山万年塬,洋芋开花赛牡丹。”昔日不起眼的洋芋蛋,如今变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金蛋蛋。十二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当地农业科研人员将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免费教给了农民。贵州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副所长刘永翔说,辛苦钻研的背后,他们只有一个希望。

    刘永翔:作为一名党员,其实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党组织给予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核心凝聚力,我们整个团队是在党的这种精神指导下的一种团队作战。

    来源:央广网

    欢迎添加菜粉专属微信zgsc010!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