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

    信息发布者:孙志勇
    2016-12-04 10:45:46   转载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2016-02-23 17:12:37)
    标签: 

    艺术人生

     

    摄影

     

    金昌

     

    国际金奖

     

    人物专访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

     金昌日报》记者  李玉梅

      【艺术人生】专访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个人简介】

      崔鸿伟,1964年1月生于陇南市,祖籍河南孟津,在职研究生学历,公共卫生管理主管医师,现任金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和甘肃现代摄影学会会员,曾任金昌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金昌日报》《甘肃摄影网》等媒体特约记者。

      作品曾获国际摄联认证的国际影展金奖、铜奖、评委推荐大奖,第20届、22届国展优秀奖,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奖,省文联、省摄协摄影最高奖“奔马奖”一、二、四届创作奖。

      他曾连续10届获金昌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甘肃省现代摄影25年突出贡献奖和30年德艺双馨奖。近几年从事诗歌散文影评及书画创作,有20余首诗歌散见于省市级报刊及文学期刊。

     

        在儒雅的外表下,他有一颗坚毅执着,不断进取的强大内心,手握相机,行走在路上,他永远都会激情澎拜,灵光闪现。他与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密感,在光影的世界里捕捉瞬间的完美,让他的作品一次次成为摄影艺术的经典,不断呈现着他对这个世界的独特思考和感悟。

      本期《艺术人生》就让我们走近他——金昌摄影艺术家崔鸿伟,了解他镜头里的光影人生。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金昌,32年的不了情缘,如何叫我不爱你!如何叫我不拍好你!”浏览崔鸿伟的博客,一幅幅充满真诚、诗意和唯美,观来甚感赏心悦目的摄影作品,使他对摄影、对故土的热爱跃然“博”上:一个热血男儿血管里流淌着对艺术、对生活的热爱。

      这正是崔鸿伟艺术创作的原动力之所在。

     


      小时候他喜欢涂鸦,喜欢书画,喜欢文学,却在工作后迷恋上了摄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持续发力,在摄影艺术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上小学的崔鸿伟受兄长崔鸿文(甘肃著名书画家)和美术老师雷雨田(水彩画家)的影响,他对绘画产生了好奇。

      当时学校普遍开设书法课和美术课,每天要交一幅大楷和小楷作业,每周还有美术作业,由于兴趣使然,他在老师指导下,逐渐显露出艺术天赋,老师教他也格外用心。

      从那时开始,小学、中学班上的黑板报及墙报,就成了他的“专利”,也成为他涂鸦的小天地。

      一直坚持学习书画,又爱看书的他,曾梦想自己可以成为一名画家或是书法家,却在高中毕业后考入了一所医学类的学校,命运让他成为一名为民解除病痛的医务工作者。

      因为喜欢,这样的改变并未让他放弃书画的学习,通过临摹古人及当代大家的作品,其书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

      没想到这个爱好让他的工作性质发生了改变。19岁的他离开家乡后,来到新成立的镍都金昌,在金川区双湾镇中心卫生院临床工作三年后,因为在书画方面的专长,一纸调令,他进了局机关,从事卫生宣传和行政管理工作,第一项工作就是要他完成设立在盘旋路、北京路等处的4个健康教育宣传专栏。

      “当时,没有电脑喷绘,宣传栏完全靠手工写写画画完成。”崔鸿伟接到任务时,感觉一直以来坚持练习书画终于有了展示的机会,他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且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渐渐地,画得多了,他的绘画技艺也增长了不少。1990年,他创作的表现高尚医德情操的中国画《温暖》,被市上推荐入选参加了全省宣传系统书法美术展览。
     

        在工作中,因卫生宣传的需要,他渐渐迷恋上了摄影和新闻,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他会在摄影上倾注二十多年的心血,而且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由于艺术是相通的,他迷上摄影后,似乎那一份与生俱来天赋被激活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如饥似渴地学习摄影知识,节假日、业余时间几乎都在拍照片。同时,对书画文学艺术的爱好又为他的摄影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持续发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拍照,一有机会就请教专业人士,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

      天赋加勤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他的摄影作品在省市或国家级报刊上发表新闻或艺术摄影作品近千幅,在一些重要国内及国际影展上,拿回许多金银铜奖和评委推荐奖,并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成为在省内很有知名度的摄影艺术家。

      作品《膜拜》《雪域藏娃》获11届奥地利国际超级摄影巡回展两项专题金奖,《沙峰雪海》等作品代表中国摄影家协会参加法国国际自然与风光艺术节。《膜拜》《沙尘暴来了》获20届、22届国展优秀奖,《黄土欢歌》《雀趣》等3幅作品获6届、7届和9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铜奖、入选奖和评委推荐大奖(简庆福荐)等。

      《人民日报》《中国摄影报》《中国环境报》《人民摄影》《现代摄影》《甘肃日报》《五月花》、上海摄影家网等多家媒体多次推介其佳作,作品入册《国际超级摄影巡回展五星级图录》《走向经典上海国际摄影展作品集》《敦煌风甘肃省摄影作品集》等十多部专集,奥地利、法国、香港、北京、上海、浙江、宁夏、青海等国家和地区文联、图书馆收藏其作品。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艺术及新闻摄影作品500余幅。

      这样的成就和影响力,他无愧于摄影艺术家的称号。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崔鸿伟受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部之邀参加了中国第15届国际摄影大师班工作坊学习
     

      艺无止境。二十多年来,他在摄影创作上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同时也没有放弃对书画诗歌文学艺术的热爱,每次出差或是有空闲,他一定要去博物馆和美术馆驻足欣赏先贤们创造的艺术瑰宝及当代书画艺术大展,同时和陇上书画名人和国内摄影名家有着深入的交流,使他心灯明亮,受益匪浅。2013年,受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部之邀参加了中国第15届国际摄影展大师班工作坊学习,与国际顶尖大师艺术理念的碰撞,与大师们共同采风创作的经历,使他的艺术观有了一次质的升华。期间自由命题限时创作的纪实组照《老理发师的故事》,得到他的导师美国传媒摄影家学会主席、白宫总统摄影师埃利·伯克曼及著名摄影家视觉文化批评家鲍昆的高度肯定和赞扬,被评为中国第15届国际摄影大师班优秀作品奖,FIAP国际摄联认证,中摄协颁证,并在中国(丽水)国际摄影节专题展展出。
     

        艺术作品能给人们以情绪的激励和感觉的快适,以及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观赏他的摄影作品就能感受到这一点

     

          艺术的功能就是唤起人的美感,感染人、鼓舞人,帮助人们感受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并给人们以情绪的激励和感觉的快适,以及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读崔鸿伟的摄影作品就能感受到这样的意境。让我们欣赏他的几幅作品感受一下:

      上海第9届国际影展评委推荐奖的作品《雀趣》:两只世界上最不起眼的飞禽麻雀在两支被积雪压弯、顶端干枯了的芦苇上一只振翅,一只倒悬,形态逼真,占据了画面中心的位置,隽永、唯美、恬静的画面,非常耐人寻味,雀趣盎然。

      这样唯美的瞬间捕捉,没有长期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功底,难以实现。无怪乎国际著名画意派摄影大师简庆福先生,从数万张上海国际摄影展参展作品中,慧眼识珠,力荐授予该作品“评委推荐奖”(每位国际影展评委只限推荐一幅)。

      获上海第7届国际摄影艺术展优秀奖的作品《黄土欢歌》:在一处黄土断崖处,数十个全身赤裸的男童从断崖处向下狂奔,尘土飞扬,如涛似雾,孩子们大胆不羁、自由自在、亲近自然的画面,展现出少年蓬勃的生命力和乡间淳厚、质朴、天然的民风民俗。

      “作品展现出一种大格局、大气场,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的确是一幅不可多得的摄影佳作。”观赏过这幅照片的人们都有这样的感受。

      ……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摄影是瞬间艺术,也是遗憾艺术,不像绘画,长时间构思构图,反复琢磨,精雕细刻,修改润色,实在不行,撕掉重来。可摄影是1/100秒或1/1000秒或1/10000秒的买卖,按快门的瞬间,把你对摄影的感觉和艺术修养全反映出来了。”“每一幅精美的作品背后都是辛苦的付出,精美的作品记录了精彩的瞬间。”“真正的杰作啊!欣赏不已。每一幅都充满了艺术魅力,让人惊叹那份包涵艺术美的特殊语言!”……崔鸿伟的微博粉丝忠诚地评价着他的每一幅摄影作品。

      “在艺术界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就是‘格调’。艺术品的高低优劣取决于格调,其次才是技术。格调的高低优劣又取决于作者自身的修养和审美志向,而决定这种志向的具体因素则是作品本身从形式、内容以及思想意境的和谐统一。”崔鸿伟说,格调它是一种自然散发出来的内在气质,是一种与生俱来或者水到渠成的品质,是长时间综合艺术修养的集中表现。

      如果说格调的内核就是作者的修养,崔鸿伟将这种修养总结为“和谐”二字。他说,和谐包括构图、造型、色彩、空间和意境上的和谐等等。

      在拍每一张摄影作品时,崔鸿伟都力求达到这份和谐,在定格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中享受那份独有的快感!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曾获得第11届奥地利国际超级摄影巡回展金奖和第20届国展优秀奖的作品《膜拜》,以藏传佛教为内容,是反映宗教信仰的震撼之作,过目难忘;获得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优秀奖的《沙尘暴来了》和获得中摄协“走进西部”大赛金奖的《河西女人》,以他长期工作生活的河西走廊、金昌市为地域背景,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坚实的生活基础,是他对环境、生态、人与自然和人文关怀等热点问题,有着深刻体味和思考,创作出有思想厚度的艺术佳作。

      
        作为一名摄影家,他眼中的金昌,魅力无限,活力四射,美名远播,并为之孜孜不倦地做着努力

     


      生活在金昌32年,崔鸿伟养成了一个习惯,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市区各处溜达一圈,看看金昌发生了哪些新变化,用相机记录下来。

      打开崔鸿伟的博客,以金昌为题材的摄影作品比比皆是,图片博文《金昌亥姆寺风光》《红月亮挂在镍都的星空》《雾霭金昌景色殊》《金昌的第一场雪》《国庆,镍都的表情》《戈壁明珠不夜城——金昌》《金昌,意气风发——庆祝金昌建市30周年文艺演出掠影》《摄影家眼中的魅力金昌——庆祝金昌建市30周年崔鸿伟摄影作品展》《金昌飞天圆梦》《央视“激情广场”再度唱响镍都金昌》等等。一组组精彩纷呈的都市风光,让20余万网络观赏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好评如潮。

      摄影家崔鸿伟眼中的金昌,魅力无限,活力四射,美名远播。“32年了,生活在金昌,我的第二故乡,我深深地爱着他,我要用相机捕捉他的点点滴滴,记录他的成长、他的变化,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呈现给世人。”浏览崔鸿伟的摄影作品,无论是金昌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还是自然景观、风俗民情、城市建设、园林绿化、精神文明、文化卫生等等,无一不在他的镜头中有所表现,金昌人所熟悉的厂区、街区、景区,到处留有他采风摄影的足迹,并有大量以这些为拍摄对象的艺术作品见诸各级媒体和各种展览。

      崔鸿伟对于艺术的追求,是执着的、勤奋的、思考的、创新的,他用第三只眼睛,观察记录着身边的世界,在孜孜不倦的跋涉中快乐前行,为故乡的宣传做着自己的努力。

      2006年,一组反映西干渠环境污染和棚户区脏乱差现状的摄影纪实照片在《金昌日报》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后,他向市委提交了一份改造建议信。在2007年的“两会”上,他欣喜地看到,他的建议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随后的几年里,一个高标准、高档次的城市景观工程——龙泉景观带,成为居民休闲、娱乐、锻炼、观光的好去处。

      2011年中央电视台每日早8点气象预报,甘肃唯一被列入“城市天气预报”的金昌市,其画面背景配发图片是崔鸿伟的摄影作品《金川公园美如画》;当年底,金昌市委、金昌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崛起》(和谐家园篇)中,崔鸿伟28年拍摄的城市风光佳作和他的摄影经历,见证着镍都金昌建市30周年的巨变。

      2013年9月,他应金昌市政府和编剧导演王金明的邀请,以监制和剧照摄影的身份,协助电影《罗西与莫妮卡之骊靬情》的摄制工作。整整一个月,他风餐露宿,早出晚归,每天十几个小时长途奔袭在金昌的山山水水,无怨无悔地投入到平生第一次拍摄电影的艰苦卓绝而又新鲜刺激的工作中。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以监制和剧照摄影的身份参与拍摄电影《罗西与莫妮卡之骊靬情》,与饰演女主角莫妮卡的演员玛利亚在外景合影。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他就是这样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的性情中人,真诚直率,仗义执言,乐观豁达,幽默开朗。渐渐,在艺术圈里朋友们都叫他“大侠”,这也正是他人格和人品的真实体现。

      《紫金花城》是崔鸿伟新近创作的,献给金昌为打造西部花城而辛苦劳动的人们的一首诗歌,就让这首《紫金花城》来为本文做个结尾吧!沉睡了千年/更准确地说/被压抑了万年/烁石遍野的戈壁/从来没有过怀春的希冀/更没有想过/花季少女/会投入自己的怀里//立春谷雨立夏/花仙子毅然将她的紫金梦/托付给了阳刚厚重的戈壁/在呼啸的大风里/他们约定/在秋天,不,等不及了/就在夏天/让满目的紫金花海/为约定的誓盟/奏响圆梦的/交响曲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崔鸿伟:让瞬间成永恒记忆(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访)
          2015年11月27日《金昌日报》“艺术人生”专栏专访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