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他用了20年时间,造了一座人人梦想的世外“陶”源。

    信息发布者:孙志勇
    2017-03-17 11:19:05   转载

    乡侬物语

    三宝这个村子,

    从外面看不出来什么东西

    也没有觉得怎么样,

    但是当你走进去,

    会有渐入佳境的感觉。

    在这个村庄原有的形态面前,

    在历史一千年所留下的这些痕迹面前,

    我们都会显得非常非常渺小。


    李见深,

    蜚声国际的导演、陶艺家、画家、生活家,

    可是人前人后,

    他总爱戏称自己是村长;

    散养鸡鸭,耕田种菜,原始制陶……

    作为景德镇“最原始的村庄”,

    这里保留着最原始的农耕生活方式;

    他说,陶瓷出现的源头是器物,

    那是和最原始的农耕生活息息相关的。



    1998年在偶然的冲动之下,

    留学归国的李见深在景德镇东郊三宝村买下几户农舍,

    想将自己在东西方之间走动的体会综合到一个特定的空间中。

    十余年的积累雕琢,

    瓷片、窑砖、石块、浆土、木屋已经与院落前后的青山、翠竹、流水熔融共生。



    他经常游荡在景德镇,

    走在街头,走在河边,

    脚一踢,踢到的也许是明代的瓷片;

    手一翻,翻到的也许是宋代的瓷片。

    在景德镇,满地都是宝。

    所以,他总爱去捡,爱去淘。

    然后在村子里将废弃的瓦片做成墙,

    用那些废缸废瓷器在地上做一条龙。



    他似乎有念旧情节,

    总喜欢去收集那些别人不要的旧物。

    别人不要的东西——地上的砖、旧家具、破门,

    他会把它们整回来自己再重新组织一遍。

    花很少钱,

    去重新置合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空间里面,

    他感觉非常棒。

    渐渐恢复它们本来应该的样子,

    一切都恰如其分。

    全是老东西,

    全是用过的东西,

    有人迹,有人气。



    有一个养猪的地方,

    整个全塌了,

    他把它做成了一个喝茶的空间。

    用这个老房子做了一个国际讲堂,

    七个国家的艺术家在这儿交流分享。

    所有在这儿讲过、听过的人都会很难忘。


    他保留那些本原,

    保留那些内在的东西,

    会觉得往往比过多的化妆更好。



    他希望三宝是一个活态的,

    真实的村子。

    有一次母鸡孵蛋罢工,

    他耗时20多天用灯光、把鸡蛋孵出小鸡。

    一个村庄,没鸡叫、没鹅叫、没狗声,

    总让人觉得缺失些什么。

    尽管它们一代代换,

    但是它总是那个存在,

    总是那个声响,

    总是令人感到很亲切。



    在造村的过程当中,

    有一次要招待一百个老外,

    但当时还解决不了一百个老外的吃饭的问题。

    于是,他找了一个当地做拉面的,

    让师傅用他的汤,用他的环境,用他的碗做,

    五块钱一个人。

    然后,所有的老外吃后都说,

    这是他们在中国吃的最好吃的东西,

    而且只花了五块钱。



    京剧团每年都去一次三宝,

    他们不办堂会,演村戏。

    没有化装舞台,

    不让演员躲到哪儿去化装,

    演员和所有的人在一起化装。

    也没有舞台,就在小溪边上,

    就在小树林里,

    把乐队一放,

    人就一层一层地看,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


    他把戏剧给拆了,

    把京剧放到一个常态的,

    大家都司空见惯的环境里面去了。


    他说:

    这就像吃肉一样,

    你给我吃一头猪,我可能吃不下。

    我剁一点点里脊肉,

    一剁、一蘸、一炖、一蒸,

    你不知道吃的是什么东西,

    但是好吃,花的钱也很少。



    在村里面演大戏,

    在村里面做村宴,

    经常做一些大的活动,

    三宝国际陶艺村已经被授予了博物馆。

    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博物馆,

    它是活态的,

    它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个点都是博物馆的一部分。



    十多年来,

    他在西院做陶、东院造屋,

    用做陶的体会营造村落的肌理与细节,

    在造村的过程中将最初的梦想化作可以触碰的三宝。



    现在的三宝陶艺村占地虽不算巨大,

    内容却丰富得令人瞠目结舌。

    从一进门80后画家文那色泽醒目、内容天马行空的画作,

    到湖田老瓷、旧日匣钵与现代瓷艺的交相辉映;

    从以各种巧妙形态介入生活的土、瓦、竹、木用具,

    到旁逸斜出、四季不断香的桂、枣、桃和玉兰树;

    更不用说这里常来常往的工匠、艺术家、游客、服务人员,

    和以此为家的动物们了。



    所有的一切,

    都是李见深精神和欲望的物质再现。

    他享受着这一切生灵的交织运作,

    将一切看在眼中、揉在心里、画在笔端。

    行走到一间间屋子,

    常能发现他信手完成的画作,

    也许旁边的毛笔上的墨汁已经干涸,

    淡淡的水墨中,

    依然能透出主人几天甚至几个月前某一刻的心情故事。



    你无法想象一个明明颇具国际知名度的陶艺家,

    为何可以轻松自如的融入最最传统的农耕生活?

    可是当你看到他穿着一身明明最土,

    却被他搭配出了一身国际范的土布衣服;

    知道不缺钱的他,

    至今坚持种着一亩三分田,

    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自然娴熟说着各种农事……

    你也许会理解,

    这个被称作“陶渊明”后人的村长内心对“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的原始热爱。



    乡侬原创整理,图片来源网络;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到微信公众号联系授权,违者必究!


    精彩推荐点击图片跳转

    村民捐款一百多万花在老人身上,建免费敬老食堂,有温度的村子真的好美!


    想加入乡村共建群

    扫二维码加群主,邀您进入~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